跳转至

计算机网络导读

本文记录计算机网络的学习笔记。实验平台为学院 自建服务,若要复现实验可以前往 头歌 平台。参考:

  • 官方教材:谢希仁的《计算机网络》1
  • 民间博客:小林 coding 的 图解网络

成绩组成

作业 10%,期中 20%,实验(平台、报告、考试)30%,期末 40%。

基本概念

网络定义。

网络分类。体域网、个域网、局域网、城域网。

网络构成。

网络边缘。

网络核心。

网络协议与模型

网络协议:可以理解为不同软硬件之间的 通信规范,来避免不同终端设备造成的异构问题。

网络模型:可以理解为将不同设备的进程通信封装为不同的 功能模块,各司其职并通过网络协议惊进行数据交互。其中 OSI 七层模型是 ISO 定制的形而上的玩意,因为不符合实际以及过于繁杂,现在没人用;五层模型是学院派爱讲的,也是我做笔记的知识体系框架来源;当然,现在业界主要简化为 TCP/IP 模型,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网络模型中的应用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。

一图胜千言:

网络模型

图 1. 网络模型概览(图源 程序员鱼皮

性能度量

带宽 (Bandwidth)。数据从结点(计算终端、交换机、路由器等)发送到传输媒体的速率,常见的单位就是 Mbps,即 Mb 每秒。

时延 (Delay)。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延迟。主要有 4 部分组成:

  1. 传输时延 (Transmission Delay):数据从结点到传输媒体的时间开销;
  2. 传播时延 (Propagation Delay):数据在传输媒体上传播的时间开销(这取决于传输媒介的物理性质,常见的传输媒介包括空气、金属缆、光纤等,传输媒介也被称为信道);
  3. 处理时延 (Processing Delay):接收端的时延,体现在接受分组的延迟;
  4. 排队时延 (Queuing Delay):接收端的时延,体现在路由器上的延迟。

抖动。最大延迟与最小延迟的时间差。

丢包。丢包率,就是「丢失数据包总的数量」占「总发出的数据包数量」的比值。


  1. 谢希仁. 计算机网络 (第8版). 北京: 电子工业出版社, 2020.